助聽器雙MIC降噪技術
文章發布時間:2019-4-18 瀏覽人數:1880
雙MIC降噪技術,顧名思義,利用兩個麥克風來達到降噪的效果。 MIC由Microphone縮寫而來,麥克風學名為傳聲器,傳聲器是將聲音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能量轉換器件,俗稱話筒。 所謂“雙mic抗噪技術”是指通過技術處理,將外界的噪音消除而在這之中的“技術處理”,就是內置的2個麥克風,一個穩定保持清晰通話,另一個麥克風物理主動消除噪音,通過收集外界的聲音,進行處理后,發出與噪音相反的聲波,利用抵消原理消除噪音。雙mic主動抗噪技術在手機領域很少被采用,但華為在智能手機中推出C8800和C8650兩款雙mic主動抗噪技術,即使在喧嘩鬧市,通話質量依然清晰無比;國外品牌Apple手機也采用此技術。這在手機領域是個不小的突破,這一技術的運用,為手機用戶優質語音通話提供了保障。 麥克風是一種不同尋常的音樂設備。本質上說,它算不上一種“樂器”,它只是一件簡單的用來拾取和傳送聲音的裝置而已。但是當我用一個月的時間測試了Rode K2之后,我認為,麥克風應該是你工作室內至關重要的工具之一。 麥克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,幾位科學家致力于尋找更好的拾取聲音的辦法,以用于改進當時的較新發明——電話。這些基于碳粒的麥克風在當時被證明很管用——但僅僅是管用而已! 很快人們發現碳粒麥克風噪聲太大,根本不能用于音樂錄音,于是對它進行了改進。這些改進包括使用彈性的雙鎖扣,避免麥克風使用過程中碳粒之間相互摩擦產生噪聲——哦,忘了說一句,這些事情發生在1921年左右!這種麥克風一度占居了廣播行業的核心位置,這種情況持續到1931年。二十世紀中大量新的麥克風技術逐漸發展起來,這其中包括電子管、鋁帶、晶體管、動圈等等嶄新的技術,當然其中就包括我們今天要說的,電子管(或真空管)麥克風。 麥克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,幾位科學家致力于尋找更好的拾取聲音的辦法,以用于改進當時的較新發明——電話。這些基于碳粒的麥克風在當時被證明很管用——但僅僅是管用而已! 很快人們發現碳粒麥克風噪聲太大,根本不能用于音樂錄音,于是對它進行了改進。這些改進包括使用彈性的雙鎖扣,避免麥克風使用過程中碳粒之間相互摩擦產生噪聲——哦,忘了說一句,這些事情發生在1921年左右!這種麥克風一度占居了廣播行業的核心位置,這種情況持續到1931年。二十世紀中大量新的麥克風技術逐漸發展起來,這其中包括電子管、鋁帶、晶體管、動圈等等嶄新的技術,當然其中就包括我們今天要說的,電子管(或真空管)麥克風。
|